如何快速通过考试
2021-09-12 / modified at 2024-03-02 / 2.8k words / 9 mins

当前同时参加多个考试,为了提高效率,研究出了高效应试的实施流程。基于大前研一的MECE流程,简单而可信。

快速结论

  • 流程:先测试当前水平,分析当前与要求的差距。然后对知识体系进行分析,生成可枚举的树,最终分析知识权重,基于ROI进行实践
  • 质量:强调JIQ(Just In Quality),基于”提分“去快速实施,拆解为工时,而不是既要又要还要。

个人没有参加考研等自学经历,但是在日常接触中,有名校备考经历的同事或者雅思高分的同事,观察到他们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应试方法。

本流程在计算机考试、日语/英文语言学习等过程中均有效果。

制定约束

分析差距

首先进行一次模拟自测,无需任何准备,主要目的是熟悉考试格式与时间,考试内容的难度。通过考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自测分数,并结合校企的要求,就可以得到分差

1
分差 = 检定合格分数 - 当前分数水平

要想提高分数,就要减少错题,目标是降低分差

在正式考试前,要做到每完成一段准备就能证明提高了多少分,如同项目管理的CMMI成熟度一样。

提分一般有具体的学时估算,比如雅思提高一分需要200小时。

倒排学时容量

根据客观约束的考试时间与自己业余时间,倒排自己的学时。比如2个月后考试还需要上学上班的场景下,最多每周肝出(6+8+8)的小时,那么22*4*2=176小时就是唯一的时间。

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提高分差,超过此时间会导致睡眠不足抵抗力下降,得不偿失。或者放弃一些工作加班时间,有得有失。

明确目标和决心

教育资源的普及(MOOC/ChatGPT)并不会缩小人之间的差距。需要有

  • 精力:比如30岁与22岁相比:更容易犯困;难以专注数小时;下班后只想打游戏看剧;
  • 自驱力:功利驱动?焦虑驱动?还是自我实现?很多考试内容就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拆解任务

寻找理论题纲与权重

在了解考试要求内容后,需要将理论知识点进行树状导图分类,主要是Scope and Depth,一定要通过Top-down的方式进行枚举,主要知道“它有啥”

  • Top-Level:先输出TOP提纲,总个数控制在7个左右,而且分类要互斥,最好找现成的分类。分类最好是按照考纲/通识课本的标准去分解,而不是用入门课本的章节来分解(课本大部分会打乱顺序便于层层递进)
  • Second-Level:过一遍所有的二级定义,需要枚举互斥。这里可以不要求立刻明白,但是要至少第二次看到关键词时能回忆到章节位置,便于后续查资料。

验收标准:能够默写出这两级的tree的内容和权重,输出思维导图,如果术语间关系不清晰就不要向下走,权重不清晰就没法估算提分差值。

比如英语考试,需要有 1. 单词量死背的要求 2.语法提纲。比如我写的提纲

以计算机理论考试为例,需要有:计算机组成,数据结构,算法等

寻找考试题纲与权重

比如英语考试,需要两个提纲

  • 应试提纲:听说读写。以及相关的重点句子与单字,举例

以计算机理论考试为例

  • 应试上需要:同样也是模版,比如UML设计/程序阅读/常见算法模版等

考试题纲与理论提纲并不互斥,而是需要同时掌握。只掌握理论就会泛而不精,难以度量估分;只掌握模版会导致题海战术,处处卡在基础上。

寻找备考指南

我们要Study with a guidance,这里可能需要耗费大头的时间进行供应商选择,比如

  • 收费供应商的收费方案

    • 实体班课机构
    • 在线收费课程
  • 收费供应商的免费方案/开源方案,主要用于引流

  • 自己规划方案:在线课程或者网课视频等;硬啃书本;零散视频或者博文

对于快速提高分差(即高ROI)这一课题,对个人的管理经验与自信心要求极高,甚至大部分是在走弯路,因此不要轻易尝试自己规划考试指南。个人推荐英文的收费方案,甚至免费版也国内收费版质量更好。找到一个英文的收费网站基本上就走对了一半。

估算任务耗时

通过咨询同学同事、培训机构等。了解提分的耗时,比如IELTS从5.5到7,平均需要花费300个小时[1]。从4.5(6级过线)到5.5(B1)甚至需要参加至少40小时的基础培训(不含作业)。

实施与调节

验证并输出完成标准

选择完成考试指南后,就可以初步进行尝试了。备考是从不确定走向确定的过程,到底是选择刷题还是背书,取决于当前阶段个人的分差,个人建议时间分配如下

  • 80%:基于权重优先掌握理论知识,不要急着刷题。如果首次刷题正确率低于70%就不要刷了,否则改正的时间会接近一比二,太打击学习信心。
  • 10%:理论学习完成后,进行“重点专题”的刷题并改正,要求所有的题都能逆向到知识点中
  • 10%:专题刷题完成后,进行“真题模拟”,要求找出小技巧,看下丢分点是否能提上来

最重要的是控制刷题与改正的时间比例,尽可能占比低于30%,考试在均分70分以上。错题不要积压。

PERT与估算工时

总工作量是基于“技能点”实时变化的,上述题目刷了几次后,就大致了解套路了,然后才能更细化地排期,比如通过手机的Screen Time分析刷题效率。最后就可以使用WBS或者PERT等管理工具具体排期与分析工时了。

常见疑问

Q:我更喜欢直接刷题,比如考驾照/LeetCode很快就通关了

A:不要妄想通过刷题来反推提纲,一定要基于专业书籍的Pattern来拆解,否则

  • 永远做不完,难以估算分数差距,无法盘点进展,更不知道何时结束任务
  • 题海效率复杂度为O(ln),后期收益低
  • 通过驾校考试后敢开车吗?

如果题目难度较低(比如驾校考试),或者只考虑top 100的题目,那么这种场景是够用的。但是必须投入时间的知名考试,比如雅思/JLPT的话刷题就不是捷径。

Q:押题与考经

A:如果题目topic非常多,那么不推荐,ROI太低。

Q:我刷了很久题,看了很多书,效果也不是很好

A:一定要用“客观”的权重作为决策依据,要形成“范弗里特弹药量”

  • 不要贪多而深入刷一个类(比如耗费精力折腾Hard题目,ROI太低,找不到权重)
  • 错题比例要控制下,不要积压,确保降低错题库存
  • 不推荐长期混序刷题(ROI太低,会被思路给打扰,丢失信心)
  • 看题需要从读题流程入手改正,将应试用到极致

Q: 我不喜欢按部就班地用拐杖,而更喜欢灵活的、自由的方式
A: 的确,按部就班意味着可预测,自然是无趣的。如果时间要求不是非常紧急,或者非应试场景的话,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更高的熵,更多的失败经历,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更可能会把事情拖死。比如很多人背五十音就背了两年,或者大学四年也没过四级。

Q:我认为这种方式是一种敷衍,就算考试通过了,做事情也没有要端到端真正掌握
A:的确,本来就是一种无奈下的应试驯化或者投机。个人认为“掌握”是一个很严肃的定义,“工作/考试中会使用”只是经验维度,而真正学到形而上才算掌握。比如“递归算法”要了解“单子论”,“英语”要了解到“语言学”,否则和GPT模型猜答案没有本质区别。

至于功利化,比如考试中不考的内容,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我们也可以不投时间,比如

  • 外语考试中,假如没有“写”的要求,那么可以只记忆“输入”单词,即使它真的有用。
  • 计算机领域,假如面试只考刷题,那么就没必要去读工程代码,即使工程经验才是搬砖必备。
  • 如果想真正掌握,那么必然是长战线。比如语言考试培训必然不会使用NGL/TED教材的。

Q:我认为“千招会不如一招绝”
A:应试是主要用来考察短板的,而不是去当赌狗。与追求爆发的机会的商业竞争不同,均衡发展是更好的。此外,知识存在失效半衰期,肯定是优先学习不会变质的基础知识更好。

Q:资料黑名单
A:国内社交媒体,不限于某乎/某书。专业领域尽可能不要用中文资料。上实体培训课程尽可能找熟人推荐,点评也算勉强中立。

附录

这种方法并不是快餐化,相反它作为通用流程,在处理短时间无法逆向的事物时,都能够快速找到边界。

  • 从零学开车,不需要掌握发动机物理原理
  • 从零搭建机房,而不需要掌握施工知识
  • 学习高级语言编程,不需要掌握Verilog
  • 投资/加入一家公司,看它是否值得加入(这里会有复杂性问题)

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中就使用了这种枚举的拆解方法,但是他说的比较暧昧,比如"需要灵活性",属于形而上的“心で感じる”,而本文是应试场景下定制的固定流程。



  1. https://englishexamhelp.com/how-long-is-preparation-for-ielts-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