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雅语言学》
2021-05-17 / modified at 2024-02-21 / 846 words / 3 mins
️This article has been over 1 years since the last update.
语言学(Linguistics)虽然是文科,但是它实际上是强逻辑、高难度的学科,本文是对《博雅语言学》的部分总结。
这本书有什么用
它可以提高以下知识的广度
- 通信领域
- 第二/第三外语的理论分析
- 逻辑学与认知学
- 递归
这本书是我当初的英语老师推荐。
层级
一个句子的组合层级
1 | 句子 |
词
语素(Morpheme/形態素/けいたいそ/):我个人的定义是“压缩与解压”且不失真的最小编码单位(音系或者书面上)
- 通信领域:“载波信道”如何让数字信号尽可能实现分布均匀,低歧义的压缩算法?
- 英语,unbreakable 這個词有三個語素:un-(規範语素)、break(自由语素)和 -able(自由语素)
- 中文,比如“你”,“我”,“杯子”等单字的组合,几乎没有变形活用
- 日语,除了汉字外,还有上述的学习组合,比如「たか-さ」「たか-い」的前面是词根,后面的叫做詞尾(suffix/接尾辞)
词是语素的组合和派生,各种背单词、时态/否定/名词化的变形,都要在这里学。
句的结构
句子是词的组合,难点在于语言的递归性,它导致分类的视角难以唯一。
下图是在书本4.5.3的补充
这种复合句甚至在计算机中也有
1 | var compose = (function f,function g) => (x => f(g(x))); |
意义
这里难度之高,涉及到“本体论”,“认识论”,“语义论”
用概念来解释意义
成分分析法来解释意义
此处类似于CNN网络,给句子进行标记“分词”为TagCloud,标记间有自己度量标准的EditDistacne,这种难点仍然是Tag的歧义/同义词问题难以解决。
语言教学
关于是否教语法之争
| 教学方式 | 特点 | 举例 |
|---|---|---|
| 结构主义( 理性) | 语法造句 | 主谓宾,变形 |
| 情景交集(经验) | 沉浸式学习和自然语言习得 | 问路、问好、点餐 |
| 关注语言形式 | 当编程语言来用 | 语言学 |
学习者接触的语言应该略微高于他们的现有水平,这样他们既可以理解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又可以面对一定的挑战,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
其它
- 认知(Cognition)跳过,可以参考神经科学等领域
- 社会、文化、文学与计算机跳过
附录
语言类型
- 表音文字,比如英文,日文
- 表意文字,比如中文,甲骨文,逻辑弱,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