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Summary
2020-12-28 / modified at 2022-04-04 / 1.2k words / 4 mins
️This article has been over 2 years since the last update.
今年总体上就是快与单调,前几个月只有上班与居家,后几个月赶进度,就这样过完了。
为了让自己在未来不后悔,我还是例行记录下2020年的总结吧。
工作内
当前作为某ToB的SaaS服务的SE与PL担当,压力很大,但是负责独立项目也有自由的决策权,项目已经熬过技术基座搭建,目前为推广与收尾阶段,后续基本上就是拿成果得奖了。
提高
- 即使公司与部门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收入仍然有显著提高。
- 对项目结果负责,在POC、MVP、技术预研、招聘与开会等工作上均要涉及,而不仅仅是编码。
- 在项目中,持续遵循泰勒管理(or MUJIGRAM)方式
- 完善了提高熟练度、Wiki与培训等新员工流程,提高团队竞争力
- 初步实现了
迭代计划
-标准工时统计
-搬砖
的导入流程,目前即使有一些问题,项目整体效率仍然较高。不懂估算时间的PM绝对要累死组员。 - 基于“供应链”与“采购”的方式看待软件开发,而不是要100%自研可控
- 在专家指导下,将研发与服务拆分,降低核心开发的支撑成本
- 不再纠结亲力亲为,而是尽可能分出去扩大杠杆率
- 基于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去识别业务场景,任何未知的、没法参考的问题都可以渐渐拆解
不足
- 招聘上仍然翻车了,招聘了技术面试高但是“bare repetition”的人,搞得我现在对大龄码农有阴影。后续招聘要强调“再表现“的能力,不要盲目要求证书、学历或经历。
- ToB产品的核心是场景,但是个人的场景从分析到落地的能力仍然不够
- 时间是有限的,要识别种子客户(高度配合,懂得理论基础的客户优先做样板)
- 不要盲目追求导入的用户数,而要追求场景覆盖,否则这点开发完全服务不过来
- 核心客户要一个个闭环,不要一把抓同时搞,否则杠杆会给自己累死
- 个人对陌生人仍然有认生感,有时会卡在我这里,就是单纯的不想推动
其实这些与投资是一样的,你承担着每月价值数十万工资的团队成员的压力与上百万的设备,要达成短期与长期目标,同时避免返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工作外
认识论
耗费三个月反复阅读野中郁次郎的《创造知识的方法论》,它是哲学认识论中的通俗读本,帮你掌握不熟悉但是可以结构化的知识。我现在学新知识、读书、项目场景分析全部基于此方法。
我的改进时间线
- 2018前: 没有目标与估算,全靠感觉做事情
- 2018~2019: 基于SWOT、IPD等流程框架进行工作,有用但是容易半途而废,而且判断未知的事情不准。
- 2020至今,使用两种方案
- 不熟练的事情:基于野中郁次郎的概念化进行螺旋转化,降低门槛到熟练程度
- 熟练的事情:基于泰勒的标准工作统计不断改进效率
- 2021年计划:基于《千高原》理论体系再次优化,30%中
读书
- 牛津通识读本,每本是一个领域
- 黑格尔的逻辑学,计算理论中的逻辑学
- 非暴力沟通,尤其是关于“道德”的章节
详见Books页面
外语
不再拖延与犹豫,已经报班学习N5课程,当前正在探究搞定语言的方法论。我还是高估了自己的空余时间与自控能力,每周少了几个小时,积累起来的确影响休息。毕竟自己交付压力很大,这个节奏刚刚好,预计明年月中可以完成到N4水平。
其它
- 赶在疫情爆发前去了一趟Tokyo,Yokohama,Yokosuka,kamakura,eroshima,去りさん家中高级牛肉四川火锅を食べました。下図是桜木町駅
- 出差去上海研究所,接触到了很多领域专家
总结
大多数人在20到30岁就已经过完自己的一生,一过了这个年龄段, 他们就变成自己的影子, 以后的生命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现在与我工作的基本大我10岁,个人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