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DD等公司员工猝死的新闻时有发生,虽然钱很多,然而健康却越来越远,本文综述一下普通人能解决的事情。
医学声明:本文为非医学专业的业余爱好者所写,虽然尽可能收集正确,引用尽可能写全,但是它毕竟不是经过评议的专业论文,不能作为任何诊断与饮食依据。·
Dr. Berg的视频中总是用糖和胰岛素来解释所有问题,从科学上看是难证伪的,仅供参考即可。
IT软件的抽象设计中经常有100%高可用的Resilience的巧妙方案,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任何日常生活的事物都要保养维护。比如
- 机械体:空调需要定期清洗,汽车需要更换轮胎,就算是祖传百年的凳子也要定期刷漆。
- 人的身体更特殊,是反脆弱系统,需要定期压力与恢复。
- 芯片虽然是有上亿晶体管的复杂电路,但是激励源却只有单一的时钟与IO输入源。
如果用力过猛,那么会导致字字珠玑案例集
研究工具
国内大部分文章都非常劣质(二手资料和误导性的内容,尤其是某乎),然而英文术语又都是天书,导致有用的资料困难重重。
同时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发现这个研究方向是一个很深的领域,复杂系统缺少100%可控的研究工具,目前主要有
基于经验的整体论:比如各种饮食畅销书,基于行为层面进行定性研究,整体论的缺点很难严格演绎推导出某个观点,导致它很难说服较真的人。
基于理性的还原论:基于身体,器官,蛋白分子到DNA的研究
身体与器官的研究:比如BMI,电阻,抽血等指标,这种有一定滞后性
代谢组学,内部又有宏代谢与定量代谢,需要很高的生物化学门槛,设备与人力成本都很高,比如碳13标记。就算研究出来了,某个营养物质的功能、剂量、时间在人体内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都没有明确的边界,或者形式化流程,导致难以定量分析。
基于社会学: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等问题与健康有强相关性。比如高收入者利用酮症降低体重,低收入者却因为T2D而因酮症或高血糖去世。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放弃可度量的有限元模型(统计与科学简化论),而在部分理论基础上进行整理的定性分析是更好的选择。
请读者在阅读任何数据时,要考虑如下
- 因果要通过“证明”或者“循证”才能作为结论,统计样本(比如两批老鼠谁活得更好)的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 人体是复杂系统,而不是牛顿物理,基于还原论的控制变量法的统计/证明效果有限,比如“蛋黄与胆固醇”就有成百上千个证据确凿却相互矛盾的结果。
- 人体是反脆弱系统,剂量反馈是非线形的(J-shape or inverted U-shape),比如在“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中,低剂量压力源反而可以触发兴奋,而长期高压会产生危害
如果英文与查资料能力强,建议跳过本文,去阅读原版《The Netter Collection of Medical Illustrations: Endocrine System, Volume 2 (Netter Clinical Science)》
风险因子
常见疾病原因一览,以下是我的摘录,如果你多看几篇百科,可以发现大同小异,甚至每个人都能回忆出来
上述也无法给你100%的证明过程,而只有发生概率。
饮食
蔬菜
蔬菜的大致分类参考如下
- 深绿色、红色和橙色蔬菜:其中日本厚生劳动省对绿色蔬菜的定义是,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胡萝卜素含量达600微克以上的蔬菜。食用较频繁、每餐食用量较大的深色蔬菜都可被称作绿色蔬菜。
- 大豆和杂豆在内的豆类
- 淀粉类蔬菜和其他米饭等(需要注意抗性淀粉)
在森拓郎的《运动饮食1:9》中观点如下
- 推荐吃未经过高度加工的新鲜食物,而不是面包、蛋糕、汉堡等
- 蛋白质主要依靠鱼与豆类,不推荐过多摄入肉类
在《健康饮食中潜藏的疾病和肥胖风险》中观点如下
- 以富含抗性淀粉的碳水化合物代替精制碳水化合物,实际提供的热量较低
- 大豆、毛豆与玉米中有大量类雌激素(Estrogen)物质
- 植物中存在凝集素,也需要谨慎食用
其中大豆有一定争议,大豆是廉价蛋白质,因此无处不在,其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大豆及坚果类25-35克。相关文献介绍,雌激素可能会抑制甲状腺T4。
脂肪与脂肪酸
脂肪:也叫做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由甘油(丙三醇)+3个脂肪酸(fatty acid)构成,抽血时会有这个指标,我们平时讨论的重心主要是脂肪酸
按照碳原子个数
- SCT(2~5): 比如醋酸(CH3COOH,陈醋,苹果醋等,醋也算脂肪酸)
- MCT(6~12): 比如椰子/棕榈油的较少部分,代谢速度快。其中C12的分类有争议,因为代谢较慢。
- LCT(13-22)
- Omega3/6/9
- 动物与人的自身脂肪,用作燃料
脂肪的代谢:肝脏脂质代谢的调控非常复杂,这里是最简化的
经过水解,胰脏,胆汁等作用被消化为乳糜微粒或是脂蛋白,并运输到肝細胞(hepatocyte)、脂肪細胞(adipocytes)以及肌肉組織(muscle fibers)
简化作用
- 燃料:借助乙酰辅酶A(Acetyl-CoA)等,通过β-氧化供细胞使用ATP
- 自身存储脂肪:肝細胞(hepatocyte)、脂肪細胞(adipocytes)以及肌肉組織(muscle fibers)
- 功能类:比如细胞膜(骨架),蛋白修饰等
你吃进去多少不等于存储了多少,详细的需要看代谢通路搜索
此外还有按照碳原子稳定性的饱和/不饱和的分类方法,比如氢化椰子油(饱和,稳定)与初榨油(不饱和,不稳定),但是这个分类很容易武断地将“饱和”看作“坏”的,而且专家们相互矛盾。
过度肥胖
这里指BMI超过标准,外部形象是大肚子等
- 脂肪细胞产生雌激素,提高乳腺癌风险,详见这里
胰岛素与葡萄糖
大致是如下三个流程,如果精确描述需要状态机或者通路分析
1 | 进食: 肠促胰岛素 -> 胰岛β细胞 -> 产生胰岛素,作用于肌肉和肝细胞(稳定的LCT脂肪等能量)等 -> 细胞吸收/转化血糖,降低血糖 |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 原因: 高水平和恒定的胰岛素刺激。
- 谁抵抗了:所有需要葡萄糖的细胞(肌肉、脂肪和肝细胞等)都可能抵抗。
- 后果:脂肪肝/肝硬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肥胖和血脂异常
蛋白质
蛋白质的来源:
- 大豆:大豆蛋白
- 奶:乳清蛋白与酪蛋白
- 红肉:肌紅蛋白
- 深色植物:
蛋白质的代谢(metabolism):主要靠胃蛋白酶,小肠分解,最终主要由肝脏吸收
很多代餐/健身粉采用的是乳清蛋白或者大豆蛋白这两种廉价蛋白,进而实现高蛋白质含量的。但是这两种争议都不小,个人更推荐摄取复合的天然食材(多样化饮食),而非提升单一指标。
IGF
todo
吸烟与酒精
这两种都有害无益,其中酒精问题可以参考默沙东诊疗手册。一篇柳叶刀的文章指出: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fest level of drinking is none.(酒精没有安全剂量)
间歇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
- 简单版:不吃早饭,形成18小时的断食(18-6 pattern fasting)
- 中等版:3点与6点吃饭,形成21小时的断食
- 高级版:超过一天的断食
效果:
自噬(autophagy),BDNF蛋白,keto,synapses等,可以参考 Dr. Eric Berg的这篇视频
《反脆弱》这本书中也介绍了,【间歇性】(只能间歇性)地剥夺食物可以对许多肌体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生酮饮食(Ketogentic)
生酮主要的燃料是自身与外源的脂肪,而非糖,会加大肝脏与肾脏的代谢负担风险。至少需要
- 研究工具:要能看懂与实时度量验血指标,GKI指标等
- 要能大致了解代谢组学(Metabolic)、脂质组学等原理
- 要能枚举出全局的Keto缺点与禁忌
总体来说是高门槛与难度的工作,在youtebe上有Dr. Sten Ekberg和Dr. Eric Berg比较有名,不过他的推理逻辑总是关联到糖与胰岛素,逻辑上不严格。如果不急于求成,间歇断食也能慢慢降低,网上也有对比。
情绪
压力(stress)与焦虑
皮質醇(cortisol)/糖皮質激素,又称为压力荷尔蒙,由肾上腺或者人工合成的输入,受体几乎是全部细胞。本意是用于压力情况短期使用,如果长期压力,或者长期压力后突然放松后
休息
关于时间规划
在经过多次失败与生病(比如感冒拖几周不好)后,我意识到如下需要改进
- 先砍掉上班、运动与睡觉的固定耗时,再规划自己的事情(参考AzureDevOps的方法论),只有你空闲时才能迸发灵感
- 使用类似GC算法,宁可损失效率来利用整块时间,也不要用碎片时间
- 请外援提高效率(书籍、实体课程、顾问等)
请不要用睡觉时间来弥补自己虚度光阴的愧疚
熬夜
不要熬夜
睡眠时间
目前主流有两种
- 大众睡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时间一般是7~9小时,也有认为是6~7小時
- 多阶段睡眠学说,比如每隔4小时睡眠15分钟,这样相对于每天8小时,可以节约时间,有一定风险
简要验收标准:买一块消费级(比如HW,APPLE)或者医用级(比如欧姆龙)的手表即可,这些都是成熟的产品,可以帮你统计大致的时间以及是否健康
个人经验
个人在共4个月内,体重从78降低到了68,目前长期稳定,以下是个人分享
吃饭
- 早上:咖啡+coconul oil(2汤勺,15g左右,仅用作供能)
- 中午(12点)
- 主食:紫糙米
- 蔬菜:新鲜深色蔬菜
- Cabbage & Broccoli: 卷心菜,花椰菜,紫甘蓝
- 南瓜,紫薯
- 黄瓜,番茄,胡萝卜,秋葵,洋葱
- 蛋白质:煮蛋 + 豆浆 + 金枪鱼罐头/牛肉/鸡肉
- 晚上(6点):同中午
- 断食到中午,大约18小时,不吃任何零食
相比米饭面条等碳水,这套方案的好处是一整天都保持较低的升糖,不会困,体检指标也很好。速度不快但是容易坚持,对身体冲击也小。此外,此方案需要
- 你的食堂/外卖是否有这种高标准的店,因为生食对食材的新鲜与清洁要求是极高的
- 纯沙拉的蛋白质与油脂可能不足,推荐加鸡蛋与鱼类
- 不建议长期吃素,抵抗力会迅速下降
Dr.Berg推荐的食物是:贝类(shellfish),鸡蛋,绿色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鱼(尤其是野生的三文鱼),牛肝脏(Beef liver)
运动
- 运动讲究先摧残后恢复,两次运动时间要有间隔
- 当前每周三次低强度运动,后续再专门研究
总结
通过刻意产生随机性压力(比如饥饿,运动,疫苗),降低长期压力(比如高糖,加班),从压力源的刺激中受益。
其中多样化饮食,降低精制产品,经常运动和减去多余体重,是糖尿病的一线治疗 -> 不要等到数十年后口服药物来治疗
其他参考
- 膳食指南视图(亚洲篇)
- The Netter Collection of Medical Illustrations: Endocrine System, Volume 2 (Netter Clinic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