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在系统学习N5后的一些流程与方法论的分享。
日语的知识范围
学习后可以通过如下标准验收,考试与实践结合,分别三七开
- 考试验收:比如JLPT,需要达到70%文法
- N5~N4: 基本的文法框架与词汇
- N3: 职场工作词汇(一般工作级需要N3以上,但是实际上要N2+高词汇量)
- N2~N1: 翻译与古语。N2是英语6级,雅思6的难度。N1新语法基本不多,主要考单词量了。
- 现实生活: 30%的社会文化语境等
总体策略
二外经验
尽可能基于专业采购的思路找专业老师,花钱解决最快,时间更宝贵,永远有比你聪明、努力还有钱的人(老师甚至会挑学生)
尽可能学习一些语言学理论(比如英语/日语大学理论教程,比如语素,词,句子,复句的定义,可以帮助总结实现"成分分析")
先规划大纲,从大纲先识别符号,先记忆大纲,才能估算工时,最终再细化落地。
需要选择“合适”(略微高于现有水平)的压力源来作为验收标准,其中
- 朗读记忆例文的效率最高
- 刷真题其次,比如听力
这个也要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好老师能快速试探出你的不知,并给你出适量的练习,而不是默认从零开始灌输。入门阶段离散的背单词打卡软件不实用
总体来说,如果时间很赶,完全不推荐自学。
研究工具
背景与现状
学习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是从零散文字形成符号概念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压力-反应-更强壮”的流程,比较痛苦。
由于外语是陌生学科,对你来说是形而上学(未知内容过多,而不是过少),问题如下
- 背景与诉求: 为啥要学外语?是兴趣还是三分钟热度?还是打算考证?
- 方案:
- 自学还是上课?如何快速形成惯性?
- 权威度: 书本/网课的知识点很散;搜索困难,中文资料太烂(比如沪江网);辞典太细。最终知识网络是否合理,总结是否准确权威?
- 长期投入:
- 如何定义与估算标准工时?
- 结业的度量标准、区间与时间?
- 单词/语法基本上就是靠记忆来砸时间。平时加班够多了,如何投入?
基于采购理论进行决策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快,一旦慢下来就要陷入红海了(比如创业,工作,学习),因此尽可能用集成商的思路去购买服务,而不是全部自己单干,大致流程如下
- 选择供应商:这里是广义的供应商,比如买书单干,报名网课,去实体的A培训班,B培训班
- 采购调研分析:比如尝试自学,去实体课程中试学/试听调研
- ROI分析:投入产出比分析(时间,费用,精力,互动,验收)
- 稳定投入:能否快速形成惯性,砸时间就能成功
在《反脆弱》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学习语言要有压力
压力源的另一个被遗忘的特征隐藏在语言习得中。我从没见过有人是通过教科书,从语法开始学讲母语的,并接受双季度考试的测试,系统地将单词嵌入所学的语法规则中。
你学习一种语言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在一个多少有些紧张压力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表达某些迫切需求的情况下(比如在热带地区享用晚餐后产生内急时),借助于困境,从反复的错误中进行学习
自学意味着你要自己选择“合适”(略微高于现有水平)的压力源来测试自己,这个要求是极其耗时的。个人认为,在同样的时间下,你的自学功率很难快过老师。
- 假如自己认为能力较强、抗拒固化流程或者时间充裕,能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尝试自学或者网课;
- 假如想快速学习/过级,或者有一定经济收入,建议上实体课。
工作拆解
按照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论分类,下面的经验与理性是相互补充,螺旋上升的。
上课流程
明确目标
上实体课的目标
- 解决疑惑
- 与老师互动,纠错,改正
- 更快地形成良性惯性
否则你花了更多钱上课,如果只是单向背诵老师的灌输,淘宝买几块钱视频就能一大堆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上课前要预习,整理可能需要的问题,部分课程中老师可能假设你已经掌握某个概念,比如“声调的圆圈”,就可能是老师以为你知道,但是你却不知道。再比如在工作中,你知道“抓手”,但是别人不知道
- 提前了解下节课需要的“复习,语法,会话与验收”
- 上课后要查漏补缺,先遍历书本与笔记
- 输出疑问点,尽快形成闭环
- 输出举一反三的倒排索引
课外
写字
参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3FJgij79c
背单词
要求与验收标准,不像汉字一样单个字的背,而是需要如下标准。可以往n4,n3背。
- 词素:原形(词尾与词干)与变形
- 结构主义
- 造句与声调
- 倒排索引
千万不要脱离句子去死背,否则遗忘很快,Anki等基于遗忘曲线的离散记忆软件对我是失败的。
我个人更偏向默写文章
举例
英文: 我们在学英文时,有 have, having, had 等一起背诵的经验,平时用的单词都没有用公式推导。
日语: 行く、行きます、行って、行かない 要一起背诵,否则现场计算动词的变形是不实用的。
可以参考jisho.org这个在线网址,或者看网页或者转换的源码
做题
刷题是实践操作,要走“平稳—>压力—>抵抗—>恢复”的流程,这里最好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跟进难度的匹配。
个人认为,要形成形式化的树型知识后(所有if-else,变形场景都枚举),再进行做题,并补全倒排索引。
查资料
中文搜索大部分是沪江网等垃圾站,资料不权威,还弹框让你去报班,要逐渐过渡到到用外语的提问。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国内的资料的确烂而且广告多。
- 字典: Shirabe Jisho(有计算好的动词变形),甚至可以去折腾字典转换工具
- 文法: 任意一本教科书
此处对英文有一定的要求
常见字典地址
(仅供参考,下载转换后的辞典可能有排版等错误)
课外阅读
任何语言都需要阅读与听
- 读拼音时速度很慢,比如N5考试题
- 助词语法活用
附录
学校文法(native grammar)と教育文法(foreigner grammar)
Japanese language books use a foreigner-oriented approach called 教育文法 to help foreigners learn Japanese. It’s easy at the beginning, however
- It’s strange to memorize v-masu and v-te without any context, as we have never used “adj-tion” and “adj-ful” to learn and classify grammar in English.
- It’s hard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structure when you are no longer a beginner, especially 連用形, 形式名詞, ダ体
- We can’t use native dictionaries or other linguistic resources.
Conversely, 学校文法 (aka 国語) is more systematic and linguistic despite the lack of learning resources in English.
Relationship between na-adjective(ナ形容詞) and noun(名詞)
Adjectival noun: ナ形容詞、サ変名詞、国語文法の「形容動詞」、形動、keiyodoshi、名•形動。The word “形容動詞” couldn’t be translated as “adjectival verb”
It can be classified via 連体形.
- 元気: 元気な人、元気の時間 => 元気 is both noun and adjective
- 賑やか: 賑やかな店, not 賑やかの店, so it’s a na-adj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