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I的知识模型介绍
2020-05-05 / modified at 2022-04-04 / 3.9k words / 13 mins
️This article has been over 2 years since the last update.

SECI(知识创造的方法论)是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のなか いくじろう)提出的知识论与认识论的理解方法。本书虽然介绍的是企业组织的知识创造方法,但是对个人也适用。

在未来,码农内循环将更饱和,甚至是拼体力的流水线;而对于组织竞争来说,员工的知识才是价值的源泉。为了提高竞争力,野中郁次郎引入了SCIE模型来指导如何认知与创造知识。本文是关于SCIE的笔记,在本笔记中,主要综述了什么是知识原型,什么是概念,以及后面自己演绎的概念掌握与分享流程。

本文是读完《创造知识的方法论》《创造知识的实践》《创造知识的企业》三本总结,非常感谢公司图书馆,可以读到纸质书。

由于个人能力,本文重点讲解的是索取知识,而不是创造与分享知识。

知识的原型与媒介

知识的原型/元型(meta)是指对事物的认知,“经过验证的真实信念”,在哲学中属于“认识论/知识”分类。它既可以是确切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理性推导的,也可以是经验观察的。它对应了四种哲学思考,在郁次郎的理论中,他将四种方式合并,并以媒介为维度将这四种认知进行了合并。

下文的显式与隐式只是媒介有区别,隐式不一定就比显式更加“深奥", 显式也并不是“肤浅”的知识。

显式媒介

  • 由领域专家推导演绎的概念:可用语言或符号进行定义(define)、证明与观察、并被拆分为多个属性/规格(spec)、最终可验证(verify)与度量(metric)的知识:比如Wiki、指南、公式/DSL、数学等。
  • 可共享、有层次、有体系的
  • 客观(不同的主体间进行相互检验结果是一致)、理性(不需要依赖外部客观世界即可推导)、先验(先提出理论后通过实验证实)的知识结构

基于显式媒介的知识相对容易学习,因为这些媒介大部分都是以书为媒介进行传递。

显式知识在另一些分类中,也被称作科学知识,可以参考科学哲学领域的《科学知识的增长》

隐式媒介

此外,更多的信息是基于隐式媒介,指抽象、多维度、难以描述度量的媒介,甚至犹如一个多面体(polyhedron),比如

  • 经验世界的所见所得:通过“我”观察感知、实验(含各种高精度设施)观察某个现象,并结合“我”的经验记忆得到的信息(后验)与信念。
  • 经验:老员工的言传身教、企业培训、对话/空气,以及特定工作的方法论(比如DevOps/ALM/IPD流程),复杂工作(比如芯片/航空/供应链/财务)的协同流程/RoadMap等。
  • 理念:所见所闻无法表达的理念,没有固定术语(或者很晦涩),必须通过比喻、问答、辩证(dialectic)、愿景(Vision)等方法来“投射”,比如故事/案例/文学/电影/艺术/音乐。
  • 不可证明,不可度量,解说纷纭,大部分是主观的

上述媒介是无法直接认识到的,需要借助"意向活动(用投影来类比)"甚至创造概念来观察其中的片段。

举个例子,你想学习软件项目中的“管理”流程,但是借助单薄的自学书籍,搞不好就搞成包工头了,这就说明这种隐式媒介在吸收学习时,除了读书,还要在迭代中实践、言传身教后才能掌握。

隐式知识在另一些分类中,也被称作实验科学、经验科学

SECI的转化方法

SECI模型就是显式与隐式知识相互转化,并进行螺旋上升的模型。

  • 隐式->显式: 通过观察、类比并创造、分享概念,比如肯德基发明炸鸡后,出了一本手册实现快速开店
  • 显式->显式: 通过逻辑组合演绎手段获得新的知识。它在组织上主要体现在“工程化”上,比如将多个基础科学的发明发现集成到芯片制造中,就是顶尖的工程组合。
  • 显式->隐式: 通过“场”等互动方式进行分享,这里的概念本质上是“符号化”
  • 隐式->隐式: 通过”禅定“,“无我”等方式,将外部客观世界转为无,然后用内心思考(超纲了,本文跳过)。

SECI

本文的“我”与知识是基于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不考虑“无我”的场景。

认知与观察

举个例子,如下图是一个立方体,假如我们是数学水平低下的“虫子”,只能通过投影观察/认知这个立方体,在不同角度下对它的认知(定义与规格)是不同的。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3D_projection

虫子的科学家通过显示与隐式媒介对立方体进行观察

  • 显式媒介:通过已经广泛认可的平面数学理论,进行推导演绎计算或总结,并得出概念
  • 隐式媒介:通过视觉感官,或者高精度设备进行经验归纳分析

这两种基于不同介质的认知都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在理论没有突破前,“虫子”的观察始终都只是某个维度的投影。

这里本质是“实在论”与“观念论”的思想争论,或者唯物唯心的争论,“可观察”的定义是有模糊性的

基于上述例子,可以得出知识原型都有如下特点

  • 媒介:获取任何知识原型都要基于媒介( 显式与隐式),而且要有观察手段,并且有多个观察维度
  • 观察手段:通过“我”的经验或者现有理论进行观察(这里的投射只是一种特例)。
1
我 --(观察)-> 现象 --(认知)--> 某个概念 

在真实世界中,观察与分析维度是多个角度的

  • 在诊断中,医生通过仪器检查与叙事医学,最终给出诊断结果;
  • 在断案中,律师除了依据法律条文,并翻阅各种案例库,最终得出案件情况;
  • 在工作中,老员工通过经验,言传身教指导新员工如何定位线上问题;
  • 在芯片设计中,工程师除了通过EDA工具检查外,还要在局部最优解中通过经验进行挑选;
  • 敏捷管理中,PM除了使用看板等模版工具外,也要综合多个因素分析当前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你掌握的经验或者理论越多,虽然帮助了你更快地了解与表达某个事物,但也限制了思维层次,甚至会得出僵化的结论。

在东方哲学中,主张脱离”我“来进行思考,比如西田几多郎就通过“则天去私”,即凌驾于个体与主观,脱离“我执(自我的执着)”对现象进行观察,在自我与忘我的循环中产生知识。

也有很多影视作品(比如矛盾螺旋/雅戈泰(アガルタ)/真理之门)讲述某人想窥探”古代の英知“却最终“不自知”失败的故事。

通过概念进行知识的外显化

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我”通过思考对某个现象的认知方式,通过某种思维维度对知识的原型进行采样与投射。

概念有如下特点

  • 对某个知识原型,有语言上的明确定义(通过现有术语/概念/假设作为大厦基座,并进行组合/类比/演绎推导而成)
  • 拥有范围、关系、属性(不同人/书观察的规格是不同的)
  • 拥有度量与验证标准
  • 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理论发展螺旋上升改进

概念在开始阶段是经验世界中对某个现象的不健全的设想/隐喻,之后通过科学进步或思想顿悟,逐步完善概念,最终形成理论(比较完善而已,并不是绝对正确)来解释观察的原型。完善概念的过程就叫做連結化。

1
设想/猜想 -> 概念V1 -> 概念V2 -> 概念V3 -> 最新理论

以对地球的观察为例,它在不同时代就会随着观察手段的提高进行不断完善

1
我 -(观察大地,并提出)->天圆地方 -(科学观测进步)-> 地心说 -> 日心说 -> 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员

如何发现创造概念

作为普通人,自己发明概念是很难的,本文跳过(存在、本体、概念)。

但是以普通人的水平,能够快速找到别人定义好的概念,就是中等靠前的水平了。

如何学习他人概念

概念与读书

读书活动本质上就是通过“我”观察纸片文字,并投射出作者对知识原型的思考。

1
我 ---(作者的文字/公式)---作者的概念---(作者的观察)---知识原型

”我“通过阅读文字,看似获得了知识原型,实际上只是获得知识原型二次投影后的现象。万一作者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我”就也被困住了。如果你看的是X日头条等消遣阅读,那么原型已经丢失的差不多了。同时由于经过转手,可能导致信噪比变低。

概念与代码

代码是基于经验(业务需求)归纳,用某种标记编写形成的概念。Java等代码的信息密度很低,它并不是我对业务的真正理解。

1
我 ---(Java/C等标记)---Design model---(需求分析*N个人传递)---Actual requirements

常见的业务代码中,就算有100%Coverage的测试用例也无法证明是可靠的。如果想要真正可信的代码,那么需要采用极高成本的形式化验证(可证伪)或者Simulink等商业软件来定义、度量、验证你的概念,这种最终交付件是显式的知识。

形式化验证在RTOS、芯片、分布式架构等难以测试的领域中可以使用,这一点H公司走在国内的前列。但是在互联网等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项目中,需要糙快猛,把if-else写好就可以了。

概念与电子书/听课/经验

课堂等媒介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此方法可以通过问答获取更多隐式知识

1
我 ---(提问/观察)---老师的概念---(老师的观察)---知识原型

但是正由于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概念度量不是很细,会导致“我”的并行处理能力/专注度可能会下降。因为基于流的媒介相比于看纸书,只要是涉及到思考的内容,很难做到“暂停”并重读某个章节,导致“随机读取性能”比看纸书更差。

对于此类媒介,事实上效率没有直接看纸书强。

如何学习概念

以下与SCIE这本书已经无关,是个人总结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注意本部分主要指学习“客观”的概念,而非文学艺术类的"主观"概念。

基于IT技术类比概念

通过上文,我们也可以以IT技术进行类比,来说明什么是概念

  • 概念是很深的树形结构,甚至是图结构。
  • 概念的定义必须通过大家广泛熟悉的基本概念/经验作为前提(root节点),然后基于这些前提,进行演绎推理/经验总结,得出结论(叶子结点)。
  • 概念可以通过DSL描述,比如AST可以通过S表达式来描述,也可以通过Java来描述,但是这些描述也只是一种知识传递手段,它永远也无法完全表达作者心中所想。
  • 概念推导出的结论,要拥有属性与度量标准,可以被验证、观测与实现。

实践

实践很简单,就是堆时间、记忆与辅助阅读,对各个属性与度量标准进行拆解、拆解后深度遍历,遍历后通过一些度量手段进行总结。

验收

对于验收,事实上已经是第三层投射了,以面试(基于经验的度量手段)为例。

1
考试-(部分概念的验收)- 我的概念 -(书本)- 大师的概念 -(知识的观察)- 知识原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通过有限时间的“面试”,它只能得出“我”不知道什么,而不能完全掌握“我”知道什么。假如面试者投入很多的时间去学习“面试宝典”,那么

  • 只要这个人不笨,能够进行“举一反三”反推得到知识点,那么运气好就能够通过面试
  • 但是,永远也无法得到顶层的Scope,只能获取到残缺的投射

这种通过验收标准反推重点的方式,短时间可以受益,但是长时间来看,无法让人形成体系化的认知。

分享

通过“场”降低门槛,通过AAR/WIKI/故事等形式分享给组织/网络,下一代的人就可以用你的概念作为大厦的基石,去起步发现推导出更抽象,更顶层的知识了。

这句话在格鲁夫的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人难免一死,组织正是克服这种限度的工具”

比如本文的写作就是通过文字反复提炼思想的过程,是我对新领域反复修改整理了几个月的成果。

总结

本书的确是不错的书,虽然它用于企业经营,但是它事实上提供了

  • 个人如何观察、认知、模型、实践、总结,将不可见的知识可见化,可以看作认知论的通俗读物
  • 如何通过比喻、讲故事来降低知识传递门槛,以更快地传递他人(若手社员/搬砖社员/需求分析)

读过本书后,对于个人来说,也发现了自己的思维方法的不足,比如我个人做很多事情就过于纠结于流程、量化与精确,相信通过基于前人的经验模版与流程(比如SWOT与权重)就可以无限接近完美,但是付出的成本(流程、会议、同事观念冲突)也很高。

1
2
// 个人改进
没有方向 -> 固化的教条主义(当前状态) -> 基于多个投射角度的分析(主要矛盾与低成本)

对于团队来说,项目需求的分析、文档、代码、验收等过程管理都是只是业务需求的“投影”片段,而且层层投影还会失真,因此还要通过文档外的互动来传递知识。

1
2
// 团队改进
小作坊口耳相传 -> 固化的敏捷流程(当前状态) -> 基于概念定义的文档+故事+问答

附录